兒子上小學了。


 


就學後的前兩個月,老師對兒子在課堂上的表現讚賞有加。同儕間相處愉快;他小不點一個還被同學推選為班代表。此時我們很欣慰的想:「還好有經過兩年幼稚園的『特訓』,才能在如此『適切』的環境中悠游。」


 


可是老師很快的更換班代表,理由是:「他不會當」。的確;兒子的心理年齡遠低於生理年齡,他平日的表現就很稚氣,我們也相信他真的缺乏領導力。


 


不過這樣直接的被否定,我們比較擔心的是兒子的反應。幸好兒子平日對外在的褒貶不甚在意,所以當不當班代表對他來說,似乎不是件重要的事。


 


兒子的學習並不因上小學而有所改變,上課唸課本回家看課外讀物,他不需依賴自修與評量演練,第一次月考竟也輕易的拿了全班最高分,日子過得好不愜意。


 


可是快樂的日子卻結束在老師教完拼音之後。兒子小一的導師是一位教學一式化的老師,她很認真的在塑造這些剛領進門的學生。許許多多的規定,包括認知學習都一絲不苟全員一致。


 


老師嚴禁沒教過的字一定要寫注音,不可以直接寫國字。兒子雖不曾正式學習寫字,但他在大班時即已大量閱讀,對於字形字音字義並不陌生。


 


問題出在他記不得那些字是老師教過的,那些字是他本來就會的。隨著老師的進度教得愈多他的記憶愈混亂,作業經常被糾正「請寫注音」。


 


有時他忘了是老師教過的字,刻意的寫上注音時,又被老師糾正「請寫國字」,注音和國字兩者宛如玩捉迷藏遊戲般,習字成了一件不怎麼好玩的事。


 


加上兒子乖巧的對老師的規定嚴格遵守,寫作業常戰戰競競的深怕有錯。為了協助他快樂學習,我在聯絡簿上請老師通融對於沒教過的字,只要會寫請允許直接寫國字。有寫別字或筆劃不順再事後糾正,在家裡我當全力配合。


 


老師沒有接受我的建議,她泠泠的在聯絡簿上批到:


 


「請和全班同學一致;如果一定要寫,我只批對錯;事後並不糾正。」


 


當時為了解決兒子的困擾,曾異想天開的帶他做了一件至今都覺得後悔的事。我請他將教過的字寫成大字報貼在牆上,認真的把它背下來,沒教的字還是要寫注音。


 


這方法並不奏效,課堂上考聽寫兒子竟然全部寫注音不敢寫國字,成績是35分。兒子哭哭啼啼的按老師的規定,花了一個下午的時間罰寫那失去65分的『錯字』各六遍。足足寫了好幾頁。


 


從此兒子每天寫作業開始拖拖拉拉;半小時可完成的功課,整個下午都寫不完。


 


接著又是一長串造詞、造句的困擾,老師並不贊同兒子使用較深的詞句,老師說:


 


「目的是讓他學會使用廣泛的日常用語」


 


我一直相信孩子有很好的自學能力,只要方向是好的、對的都應鼓勵而不應該壓抑。也從不曾想過當孩子會使用深奧的詞句時,是否要擔心他就此不會了解、使用廣泛的日常用語。


 


接下來的日子,看著孩子面對學校功課提筆不敢書寫;或邊寫邊哭直說好難,我也束手無策。我們是一個傳統的家庭,公公接受日本教育,在他眼中只有 嚴格的 老師,沒有受委曲的學生,他告訴我凡事按照老師的規定去做就對了。


 


看著孩子每天晚上對著功課哭鬧,在小一上學期結束前,我寫了一封長信,懇切的敘述孩子的困擾。老師終於有所感的回了一封信。


 


提到她因為忙沒時間觀察每個小孩,日後定會把我的孩子的情況,當個別差異處理。我們很欣慰的抱著這個大餅過了一個快樂的寒假,以為好日子又要回來了。


 


一年級下學期開始,老師說為了培養學生的閱讀書寫能力,每星期要寫三篇閱讀紀錄與心得。老師規定心得的書寫不得超過兩行,超過兩行要擦掉重寫。


 


兒子又為了無法拿捏字數,開始視書寫閱讀心得為畏途,曾經一個晚上看了四本書,每看完一本即匆匆的寫下書名、作者,又焦慮的擦掉直說「好難;我不會。」並徘徊在書櫃前喃喃自語:


 


「我不知道要寫什麼?」


 


最後大哭大鬧直至睡著收場。


 


之後在言談中得知;原來兒子不敢下筆的原因在於怕寫超過兩行逾越了規定。後來我在懇親會時建議老師可不可以讓能寫的多寫;不能寫的只要有寫就給予鼓勵,而不要硬性規定。可是老師不肯;她說:


 


「多寫我還要多改,而且這又不是為你的孩子一個人設的。」


 


幾度 和 老師溝通總不得其門而入,只好想辦法幫孩子在作業單上粘貼加長讓看似兩行實則有四行的量,再哄著他一句一句的完成。我要他放膽去寫,如果兩行將滿最後一句我會幫他做結束。


 


後來決定轉學,是因為孩子的學習態度有所改變,遇到較深的字詞不肯查字典,他說:「老師不喜歡難的。」我擔心他會學習倒退;再次的在聯絡簿上傳達這份訊息。


 


沒想到「老師不喜歡難的。」這句話讓老師非常生氣,她逼問兒子這句話是誰說的,不老實說就要拿竹子打。


 


這件事兒子把它放在心裡,他一如往常回到家做自已的事,對學校發生的事絕口不提。當晚班上同學的家長來電轉述,說兒子當場嚇得含著眼淚不敢哭出來低聲的說:


 


「是媽媽說的」。


 


事後我問起,兒子仍然保持沈默不肯回答,小小心靈大概已感受到媽媽的焦慮與無助,他選擇默默承受或許更能保護自己。兒子稚氣而單純,我不知道這件事對他的傷害有多深,只知道此後他和「老師們」始終保持距離。。


 


得知這件事我既驚駭又心酸,可是為了怕孩子在學校受到更深的傷害,只好忍氣吞聲的去撫 平 老師的反感,違心的在聯絡簿上,跟老師道歉請老師息怒,可是這位老師並不領情。


 


老師對於孩子這句「是媽媽說的」,滿意極了。她在聯絡簿下了結論「你的孩子在學校和家裡說兩面話」。我想老師可能無法理解;孩子的回答是熟知老實說後的代價,而做了不老實的回答,但是兒子的「謊言」讓老師滿意卻得不到原諒。


 


此時距離學期結束尚有兩個月的時間,我做了一個決定;


 


「等暑假到來我要幫兒子轉到其他學校去。」


 


公公對於兒子的轉學很不諒解,他說:


 


「是妳的思想跑太快,學校跟不上妳,小孩子怎能不受教?」


 


公公沒有參予整個過程,他看到的是結果。如果他知道我們這一年的奮鬥與孩子所受的委曲,應該就能體諒。


 


這件事情當時難以辯解,但在轉學後發現這位老師,為阻止兒子報考國小資優班,更改他一下操行成績後,公公也訝異:「怎麼會這樣?」


 


轉學後很幸運的兒子碰到的幾位老師都很能包容,我們也因這段不愉快的經驗而學到如何和大環境妥協,期望能找到一個大環境可以提供,而又能讓孩子自由學習的方式。


 


比較讓人擔心的是;兒子又獨來獨往了。


學校不是他學習的地方,他的學習全留在家裡進行。


 


 


女兒高中水彩習作 


 
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sasa獨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9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