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女兒高中習作)


 


 



我們依約定地點到H105教室,因怕遲到就提早到。


 


研究室空無一人,我們好奇的探頭,結果引來系所女性行政人員詢問。


 


我依 葉 教授信中所說的轉述:「孩子來旁聽 葉 教授的課。」


 


那位小姐看了看站我身邊,背著兒童背包個頭瘦小的兒子,露出不可置信的表情:


 


「他?這是研究所的課ㄝ~」


 


我退縮了一下,我原本以為是大學的課程。我指了指兒子,心虛的趕忙修正:


 


「是… 葉 教授想認識他。」


 


我想出這個理由回答她,一方面也是要說服自已;或許之前弄錯了吧? 葉 教授怎麼可能叫一位小學生來旁聽研究所的課?


 


時間到了;我們見到了 葉 教授,很親切;很年青,約四十出頭。


 


他說;第一堂課妳留下來陪他,下次再讓他自已來。


 


這堂課是「規則幾何造形」,談幾何;談柏拉圖與阿基米得立體。來的研究生只有十位, 葉 教授拿出一些多面體數學教具輔助做課前暖身介紹。


 


有趣的是這些很會讀書的大哥哥、大姊姊似乎不太會玩玩具。他們像吃西餐似的圍坐一圈, 葉 教授一面做課程介紹,一面讓同學輪著動手解這些數學玩具。不知道兒子有沒有在聽教授講課,但他先前的羞澀拘謹不見了,倒是對這些玩具很有興趣的把玩起來。


 


我猜兒子的表現是讓人驚訝的,有好幾次當我「認真聽講」時,教授的眼睛會突然停格在我身旁,我一回神發現全部的人,都盯著坐在我旁邊的兒子看,原來他把一組木塊組合玩具解出來了。


 


那組數學玩具無解的繞了一大圈,最後繞到兒子手上。他也是試了一下下才解開它。下課後他們私下問我,這些玩具孩子是否事先玩過?其實他們是不認識不了解兒子,不知道空間感正是他智能結構最強的部份。


 


去過這一次後,兒子己同意每星期三都去上課。擔心他只是去玩一玩,所以特別提醒他,要學的是教具背後的數學知識,並不是去玩玩具,要他好好把握這難能可貴的學習機會。


 


這件新鮮事不僅我們沒經歷過,我猜 葉 教授應該也是第一次嘗試。兒子說;教授有次上課跟大家說:「我們這堂課共有11個人,包括一個系外和一個校外的同學。」說完瞬間全班哄堂大笑。


 


在第二次上課我到研室接兒子回家, 葉 教授要我問問兒子,是否聽得懂這些課程。他說:


 


「因為我上課不可能用小孩子的口語講解。」


 


是呀;我也對兒子沒把握,他在我眼裡表現的永遠都比實際年紀還要小,誰知道這樣跨越天梯的學習,他是否可以接受?回家途中我就問了,他的回答:


 


「懂呀!老師講的都是我知道的,所以都聽得懂。」


 


「教授上課講話會夾帶英文嗎?」


 


「有啊;可是他跟我說那不重要。」


 


兒子的話我相信;而且一點都不懷疑,因為兒子不懂得吹噓,如果真遇到困難,他還會打破砂鍋問到底,絕不會輕意放過不懂的問題。


 


上了幾堂課,兒子在研究所進出仍然受矚目。有次送兒子去上課,我們碰到一位看起來不像學生的叔叔。他好奇的喃喃自語:


 


「這是什麼課?怎麼會有小孩子?」


 


是呀;這種『雞立鶴群』的特殊景觀不僅旁人好奇,連我們也在經歷好一段時間後才慢慢習慣。這位「叔叔」後來才知道是另一課 程的 教授,他也慢慢認識兒子了,還送了一片他的上課光碟給他。


 


教授對兒子甚感興趣,學期中曾幾度測試,兒子都給出讓他滿意的答案。有次下班到研究室接他回家,葉教授指著黑板說:


 


「那都是他畫的,他是我們的助教。」


 


我看到黑板上畫了五個正多面體,回家後兒子說教授上課讓他上去畫的。另有一次看到桌上擺了幾個組合的多邊形立體,教授找行政秘書過來拍照。


 


秘書問:「有畫設計圖嗎?」


 


教授指了指兒子說:「沒有,設計圖全在他的頭腦裡。」


 


在此我要特別說明;事實上兒子並沒有那麼神勇,而是家裡有一組同心圓玩具,它是一大箱打散的三角形、四邊形、五邊形及六邊形塑膠片,可任意組合成各式多面體。


 


兒子從五歲開始玩,玩到小學六年級。經驗如此豐富,上這堂課他的實務經驗早就是老師傅級的了,難怪嚇到一群人。


 


學期末教授在課堂上對著兒子說:


 


「雖然你是旁聽,但也要和大家一樣交報告。就這學期上課的心得,可以用任何方式呈現。」


 


教授大概擔心這份功課會讓兒子倍感壓力,私下還跟他說,只要內容相關,設計成一個遊戲也可以。


 


半個多月後,兒子如期的交出了一份,在我看來像是天書的研究報告:解剖多面體。那期間兒子為這份報告一頭栽進去,除了學校上課的時間外,他幾乎都坐在電腦前。


 


學期的最後一堂課,兒子和十位研究生,輪流上台講解自已的期末報告。我對兒子在課堂上的講解感到相當好奇,因為他生性差澀,口語表達能力也不太好。要在眾目睽睽之下,站到前頭去解說自已的作品,他會怎麼表現呢?


 


當天課後,我心虛的問 葉 教授那份報告內容對嗎?教授說:


 


「他的幾何好極了!除了一些專業術語不會使用外,內容做得相當好。可是他的代數並沒有跟上來,只有高中程度。它和幾何的落差很大,這暑假每星期排兩個小時的時間帶他過來,我要教他代數。」


 


教授說兒子的代數「只有」高中程度,和幾何的落差很大,是否指兒子的幾何超出高中程度許多?當時兒子才小學六年,他剛自學完成國中三年的數學,代數有高中程度是可以理解的。


 


坦白說;私下我還覺得蠻高興的,這表示他的自學成效還不錯,雖然教授覺得不夠好,難與幾何相匹配。


 


那麼兒子的幾何是如何好的呢?我不知道。


 


~待續~



 
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sasa獨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