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午原本計畫到港南運河騎腳車的,結果晚了些時間出門,我們還是到海天一線觀景區來。
這裡是新竹市海八景之一,原本是垃圾焚化後灰燼堆置場,這一大片填起的高地高出海平面約20公尺,是觀海賞日落的極佳場所。
傍晚時分;尤其是夏末秋涼,總是聚集了許多的遊客在此等待;等待夕陽灑出漫天美麗的雲彩。
陣陣撲鼻的咖啡香,拌隨著涼風徐徐吹來,好奇的四周張望…
是誰如此愜意,在此露天美景中煮起芳香誘人的咖啡?
原來…不遠處有部咖啡車正為眼前的美景製造香料。
夕陽、晚霞、海浪以及和風中融合了淡淡的咖啡香,在秋意甚濃的午後共組一幅令人迷醉的景色,而我們正徜徉其中。
秋天涼爽的季節,觀景區裡遊客不少。我們沿著自行車旁的人行步道散步、觀海、欣賞落日。
沿路上許多年青人騎著單車;甜蜜的情侶雙人共騎,以及一家大小共乘的四輪搭蓬車,一部又一部從我們身邊呼嘯而過。
此時嘻鬧的笑聲夾雜不遠處的海浪聲,將這美麗的觀海公園點綴得好不熱鬧。
再往前走有一處漂亮的小海彎,是我們之前沒注意到它呢?還是它是新設的觀海處?
我們在此佇足,聽著潮浪一波波的拍打消波塊的優美樂音,目送遠處的夕陽一點一滴的西沉,直至天色灰濛我們才循著原路走著回來。
大自然真是奇妙,夕陽明明已是西沉,偏偏在東方的天邊還是一片明亮。不遠處的那座焚化場環保辦公大樓,襯著落日餘暉更顯耀眼美麗,
此時憶起前不久PO過的海天一線看海觀落日,提到環保局辦公大樓為名建築師貝聿銘所設計,曾引起格友pure質疑。
「真的假的?可為什麼看起來不像啊!」她說。
「是真的。可是為什麼不像我也不知道。再瞧瞧;有啦!玻璃很像。」我說。
我答得心虛;不確定,尢其是看過貝聿銘建築師的封筆之作,「蘇州博物館」之後心中更是存疑。
先看看我從蘇州拍回來的貝大師的名作「蘇州博物館」:
再看看我們城市的環保辦公大樓:
由於心存疑惑今天特別繞場一周,再進到裡面參觀。
真是外行,看了半天還是看嘸。
結果在牆上的一份海報上看到這一行字「貝聿銘建築師以傳統產業玻璃的特色,設計的環保局辦公大樓外牆…」
所以…所以…是真的啦!
如果看起來還是覺得不像,那麼貝大師要打屁股,怎麼可以「輕菜尾尾咧」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