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 


 



 


(女兒大一油畫)


 



兒子的玩具大多是可以1歲玩到99歲的組合玩具。有次試著買一組變形金剛給他,那知他摸了幾下就擱到一邊去了。


 


倒是對滿櫃子形狀各異,變化無窮的大小塊組合積木、雪花片與樂高玩具情有獨衷。


 


後來才知道那樣的玩具跟數學有關,也叫數學玩具。印象深刻的是小一那年,兒子對機械齒輪的帶動感到興趣,一般市售機械齒輪對他來說太小也不適合他玩。


 


我找了許多地方,最後找到一組PC材質幼兒玩的的齒輪玩具。它是零零散散的一堆大小齒輪,正確組合它們可相互連動。它的操作太過簡易,對小一的孩子來說應不具吸引力。


 


可是當時就是覺得兒子會喜歡它,因為他會樂在觀察而不是組合。當時還怕一組的量不夠他玩,當下一式兩組的買了回來。


 


果然;兒子玩了一整個下午。我下班進他房間,看到擺滿一床的大小齒輪。他指著其中14齒和10齒的兩個大小齒輪跟我說:


 


「大齒輪繞5圈,小齒輪繞7圈,兩個齒輪就會回到原點交接。」


 


當時我很驚訝,不知道他是用何種方法,可以在兩個齒輪同時旋轉時,算出大小齒輪不同圈數的原點交接。可以想像的是;他一定不斷的嘗試各種方法才能找到答案。


 


我不懂數學,除了滿心佩服外就不知道還能做什麼了。直到有天跟 朱建正 教授提到這件事,他說這是最小公倍數原理,我才恍然大悟。


 


「最小公倍數」它就待在我小學中年級的課本裡,考試的時候我都會,可是它從來不曾跳脫出課本,原來「最小公倍數」是可以拿著齒輪把它請出來。


 


我常想;如果兒子不是生長在我們這樣的家庭,如果家裡也有一個懂數學的人陪他玩,他的發展大概不僅止於此。可是 朱 教授說:


 


「如果妳懂數學妳會左右他,他夠聰明會跳過很多東西。現在這樣很好,一路玩可以玩出聰明來。」


 


其實這個玩出聰明來,在兒子成長的歷程裡,應該是觀察思考加上動手操作下領悟出來的。


 


之前提到的家裡有一組同心圓玩具,它是一大箱打散的三角形、四邊形、五邊形及六邊形塑膠片,可任意組合成各式多面體。(伯樂出現─研究所旁聽


 


這個玩具他一玩玩了好多年,當許多大孩子努力想弄楚多面體的幾個點幾邊時,多面體的各種變化早就是他的囊中之物 了。(解剖多面體─研究所學期報告


 


我想;好多孩子怕數學,心急的大人何妨換個方式,讓玩樂伴數學,如果我們的數學都這麼好玩,孩子怎麼會害怕它呢?



 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sasa獨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1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