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一趟賞鯨之旅前後約兩個多小時,老公怕暈船獨自留在飯店享受豐盛的下午茶。我和兩個孩子從花蓮港出海,搭乘多羅滿賞鯨船在太平洋海面上尋找鯨豚蹤跡。
那一天風和日麗;海面上碧波無痕,我們的賞鯨船在寧靜的海面上不經意的掀起陣陣白浪。
不是說船過水無痕嗎?眼前白浪滔滔的劃破寧靜海面,可不知有否嚇到海中生物。還是說牠們也習慣現代的觀光熱潮,只說;來了!來了!又來了!
航程中我們有專業的船長帶領,他坐在船頭上方找尋鯨豚蹤跡,身旁的解說員則以風趣的口吻為我們導覽鯨豚生態。
台灣東部海域賞鯨範圍遼闊,解說員具備豐富的生態和地理知識,當我們進入鯨豚經常出沒的海域時,船行速度慢了下來。幽默風趣的解說員從講解各類海豚特色與生態,轉而指揮我們極目遠處…
「前面一點鐘位置…注意水泡揚起的地方…」
「左前方…十點鐘位置…快!快!三點鐘位置…」
海豚出沒處忽左忽右,船上的遊客抓著相機跟著解說員的指揮在遊艇上跑過來又跑過去。此時我想起了我的烏鎮手搖船驚險之旅(江南水鄉─烏鎮 )幸好八十人坐的賞鯨船有夠大,否則難保不左右傾斜。
我們三人依往例抓著相機各玩各的。海面相當遼闊依著解說員指示極目望去…突地一群細小海豚越出水面又迅速的沒入海中。
我們根本無法辯識牠是否為解說員口中;身體表面有許多白色刮痕的花紋海豚。那一兩秒鐘的快速閃影,加上遠距離看到的只是頭鈍鰭尖的一團黑影。
相機快門經過眼睛透過雙手按下去,拍到的卻只是餘波盪漾的一圈圈水影,至此我的第一張海豚掠影宣告失敗。
後來我把相機改成運動模式,終能拍下幾幅清楚的海豚影像。其實我們運氣算是不錯的,接下來海面上成群成群的海豚不斷出沒,船上解說員透過擴音器的聲音夾雜著遊客陣陣驚呼的喧譁聲,我們忙著捕捉海豚的倩影。從船之左側跑到右側;從船頭再跑到船尾,大家興奮忙亂成一片。
這兩個小時扣除出海與回航的那一段,我們幾乎都是在船上跑來跑去。其實解說員不停的指著遠處那群海豚,一會兒說是飛旋海豚;一會兒又是熱帶斑海豚;一會兒…這些我全記不得了。牠們在我記憶中的影像,全都叫海豚。
曾經納悶;我們組團入侵海豚出沒的海域,會否驚嚇到牠們?沒想到牠們竟然成群結隊的在我們眼前嘻戲。
其中更有海豚媽媽帶著小寶貝,到我們船邊跳躍玩耍,更有小海豚追豚船隻飆船競速的畫面。看來哪天賞鯨團不來,這些海豚寶寶反倒會覺得日子過得寂寞。
船行中有件事情讓我納悶不已,有好一段時間我們的船司機並沒有坐在駕駛座上。
啊?難道開船和開飛機一樣,在遼闊的海面上是可設定位導航的?可是我們周圍還有其它賞鯨船,難道不怕它們彼此相親相愛相互擁抱?
我的擔心並沒有在心中停留很久,當解說員一聲:「右前方…」我就跟著大夥兒一起往右前方擠過去…
等我再想起這件事,我們的駕駛先生早已端坐在他的寶座上了。
回到飯店我們三人檢視海上戰果,發現兒子以連拍方式抓取海豚身影,女兒則錄下了一段又一段,海豚在海中飆速與跳躍的畫面。
我呢?則是以運動模式操作,我們三人在喧譁中佈下了天羅地網,終於帶回來這些海豚嘻戲畫面,只可惜,當天我們這組賞「鯨」團並沒有看到鯨魚的蹤影。
說是來賞鯨其實大多數的人看到的都是海豚,鯨魚本來就比較少見,我們可以看到成群的海豚在海上嘻戲飆速也算不虛此行。
這些照片或灰或藍解析度高低不一,是因取自兒子和我拍攝的照片,我從中挑出幾張較具代表性的分享。
女兒是以錄影方式拍攝,賞鯨船為了讓我們就近欣賞,它幾乎停駛佇足。說也奇怪,行進中不覺得船身會搖晃,一停下來反而感覺天搖地動搖盪得厲害。
這些影片怎麼挑都像是處在波濤淘湧的浪潮中拍攝。看了會頭暈;奉勸諸君要先吃暈船藥再打開來看。
第一段影片拍到的就是前面提到的「海豚飆船競技」片斷。
影片一:
影片二:
報告完畢。
接下來看圖片吧!
留言列表